龚亚夫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方法探究》
执笔:李秋婷、雷娟秀 审稿:AESC倩倩 发布时间:2023-11-24

        2022年12月14日,贵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开展了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方法探究》的线上线下融合跨省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儿童教育与成长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外语中心主任龚亚夫老师出席。同时参加活动的嘉宾还有湖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葛老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教研员王老师。研修活动由贵阳市学科带头人工作站站长刘婷婷主持,分三个环节进行。

 


一、线上公开课

首先由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吴晓燕老师呈现了一节“读写结合”英语课。吴老师以活动导入,由提问深入,在吴老师以诱达思的引导下,交互的、融合的、循环的课堂活动从浸入文本到学生运用自己用语言表达情感、想法,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了学生在认识、思维层面的发展。

 

 

二、评课、议课

在吴老师的公开课结束之后,在刘婷婷老师的激情主持下,大家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龚亚夫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本节课的核心素养是在整体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做事,能解决问题,能完成任务。更让他欣喜的是:在本节课中,学生是在思考、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掌握语言;在语言的掌握方面,从词块输入、阅读理解短文、简单句到复杂句、再到书面表达,真正实现了从语块到句子到语篇的过程,而且对评价量表的使用充分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 龚亚夫老师讲座


 

 

以公开课和老师们评课、议论的亮点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为依托。龚老师为我们展开了以《通过英语读写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参与聆听的老师含工作站全体成员和受到工作站传帮带和影响的共计100多位老师。龚老师用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讲座方式引导我们大家对新课程和教学设计进行新思考。并提出初中教学设计的几个难点问题让大家思考:

(1)记忆词汇与准确输出表达;(2)如何使学生掌握语法用法;(3)将阅读输入变为写作输出; (4) 核心素养与语言同步发展; (5)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龚老师用有趣而深刻的案列再加分析,让老师们真正理解到:核心素养是个整体,它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教师不要把核心素养理解为三个东西。核心素养与语言学习是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共同发展、逐渐形成,教师要把课程目标看成是一个相互交融、互相包含、相互影响的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课程目标代替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僵化地划定固定阶段切割教学。而是应该要有“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思维。龚老师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任务型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和语块学习的基本原理,强调了词汇和语法的不可分割性。教给老师们有效的教学工具——思维可视图,强调其在阅读与写作上的高效性和研究性。探讨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龚老师又从语块输入、组合句子、语篇解析、模仿写作、输出表达、素养同步等多方面教学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活动结束后,大家畅谈感受。湖南省名师工作站主持人葛老师和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教研员王老师表示这样跨省联合教研活动意义深远,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阻隔,而且拓展了自我思维的局限,是众筹智慧、共享发展的创举。贵阳市学科带头人工作站刘婷婷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吴老师上课过程中轻柔的话语、端庄的教态、期许的鼓励......这一个个温情的教学细节里诠释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龚亚夫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了理念决定教育的深度,学习拓展教育的广度,有助于老师们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精神,老师们将积极把核心素养根植于心,浸润于课堂教学的细节,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工作站会继续尝试开展跨省联合教研活动,集多方智慧,破思维泥淖,助专业成长……

两个小时的研修时光不知不觉氤氲在夜色里,精彩的课堂,妙语的点评,耐人寻味的讲座,都让人心生“丈室挑灯魄自惊”之感,回味之余,又恰似秉烛夜谈千杯少,研修回映苦尽甘。